男人「有毛病」?

2010022609:27
 

 


在女人的眼中,男人總是不對勁。


但男人不是怪,只是染上一種硬撐起來的「堅強症候群」,發作起來,會同時要了男人、女人的命。


「天啊!我能不能有個正常點的男友?」電影《愛你在心口難開》末尾,女主角兩手摀著前額仰頭吶喊。


因為前來家中和解的男友,怪癖又起。


大戰蓄勢待發之際,冷不防有個聲音從背後冒出:「每個女人都這麼想,但那個人不存在,」她的母親冒出一句至理名言。


的確,對女人而言,男人總有哪裡不對勁,嚴格地說,是頭「怪物」,只是怪的程度有別。


朋友的老公,對兒子的「小弟弟每天早上升國旗」頗為自豪,「我兒子以後一定是萬人迷!」連兒子跟他一樣有過敏體質,起床後總先打幾個噴嚏,他都要沾沾自喜地說:「嗯!我兒子很像我。」


朋友對老公「播種成功」的虛榮心感到不可思議,「簡直是神經病!」她忍不住罵了一聲。


對她而言,這些不過是正常的生理、生物現象,有什麼值得驕傲。


女人不斷在暗中觀察研究,身邊的怪物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藥。


像我一個姊妹淘很納悶,老公為什麼沒有朋友?


除了上班時間與同事吃吃飯外,私底下幾乎不與家人以外的人來往。


偶爾老公也會喃喃自語:「怎麼都沒人打電話給我?」


說畢,像是一縷清煙飄過即散,也不見他有任何感嘆,或積極尋回老友的行動。


婚後幾年,終於有人要到家中拜訪老公,她竟對著身旁懵懵懂懂的兒子說:「拔把(爸爸)終於有朋友要來我們家耶!」興奮得像發現新大陸。


男人染上堅強症候群
其實男人不怪,說穿了,男人只是不幸染上「堅強症候群」。


堅強症候群,指的是男人從小染上「ㄍㄧㄥ」這株毒菌,所產生的各種症狀聚集現象。


雖不是什麼病,但發作起來可會要人命,而且是同時要了男人和女人的命。


男人從小被教導要成功、要理性、要競爭、要懂得保護自己。真正的自我就被壓抑,台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雅各以犀利的語氣說,「這是非常殘忍的教養!」 「整個社會把男人視為加害者,卻把女人看成是受害者,把女人病理化,」王雅各說出一般人對男女的刻板印象。


例如,很多人認為女人比較脆弱,所以歇斯底里、憂鬱症、厭食症,都是女多於男?


「胡說八道!」王雅各不認為統計數字說了實話。


他的看法是,男人從小就被告知要堅強,卻不被鼓勵表達自己。


因此,同樣的沮喪、不適、痛楚,男人無法意識那是健康警訊,也不會向醫生或他人清楚表達,自然不會被列入統計。


「堅強」像是男人從小被迫戴上的面具,戴久了,不只女人看不懂男人,連男人都分不清面具與真實自我的分別。


《男人的面具》作者之一區祥江在書中告白,「事實上,我們是一路裝假,並不知道怎樣才算真正的男人。」


電影《心靈捕手》的主角,在麻省理工學院當清潔工的威爾雖出身低微,卻飽讀詩書,精通天文地理,是個數學天才。


但因童年受虐的經驗,個性桀傲不馴,非常自我保護。


威爾沒發現自己內心充滿憤恨與悲傷,只知用打架鬧事證明自己的能力,也發洩所有的情緒。


有次他與在哈佛大學就讀的女友發生口角,女友不斷用哭泣哀憐的聲音告訴他:「我愛你、我愛你,」自卑、防衛的心理,卻刺激威爾發狂似地謾罵女友,並且頭也不回地逃跑。


那之後威爾的心理輔導師問他:「你有心靈伴侶嗎?有人挑戰你的靈魂嗎?」


威爾防備地回答,有,莎士比亞、莫札特、米開朗基羅……等,他列舉各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與藝術大師。


「那些人都死了,無法與你對話,給你回應,」威爾的心理輔導師也難以卸下他強硬的心防。


直到信任逐漸建立,威爾慢慢地才願意道出心事,原來他一直以為是自己不好,父親才要打他。


最後他認清自己心中最真誠柔軟的部份,也感到解脫,開著一部破車,從美國東北部的波士頓到西南端的舊金山尋回女友。


強做堅強、不斷壓抑差點毀了威爾,將他送進監牢。


男人的內在是一匹狼
男性的內在,事實上是一匹具奔放野性的狼,只是缺乏釋放野性的空間,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王行,在新書《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中形容。


王行寫道,很多男人感覺自己身體裡有狼的喜怒哀樂,不滿現狀,即使工作、家庭都很好,他們卻很不安,但在父權社會結構下,只好壓抑自己。


於是男人早早就變成糟老頭,愈來愈保守、缺乏生命力。


男人如果想變成在曠野自由馳騁的野狼,而不是被困在心裡的牢籠,先得卸下堅強症候群下的種種面具:
症候一:鐵漢不看病
男人比女人不健康,是個不爭的事實,偏偏男人又對自己身體的毛病很鐵齒。


「有什麼關係,賤命一條,」辦公室有個男同事,只要誰跟他提醒健康的事,他都是這麼回答。


男人比女人平均少活5歲。


而且,根據去年底《美國公共衛生期刊》一篇調查報告顯示,在前15大死因中,除了阿茲海默症外,男人的死亡率都比女人高,亞洲的情形也類似。


雖然從生物學的觀點,男孩一出生,就註定壽命比女人短,但男人並不引以為戒。


去年《康健雜誌》做的「國人小毛病調查」發現,男人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和警覺比女人低。


而且男人較不喜歡承認有病,也較不願意求醫。


即使是男人頗為在意的「不舉」,剛在亞太地區勃起障礙醫學會上發表的數字顯示,亞洲男人願意到醫院接受治療者卻不到兩成。


「男人把到醫院做檢查當做是軟弱、脆弱的象徵,這並不令人訝異,」澳洲一位醫師派特森,將多年擔任家庭醫師的經驗觀察寫在《The M Factor》。


同樣是男人,他認為男人不願意就醫,是因為從小被灌輸每件事都要成功,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男人必須強壯、依靠自己。


派特森醫師發現,男人會找盡各種理由不看病,例如「太忙沒時間」,或者「又不是病得或傷得很嚴重,不用去看醫師。」


還有些人害怕,到了醫院,醫師會教訓他吸菸、體重過重,或者酒喝太多。


要不,就是告訴他們可能有病,必須抽血做檢查,更慘的是,做肛門檢查。


但男人硬撐的結果,後果常是不堪設想。


男人的自殺率是女人的4倍。哈佛大學心理健康中心醫師米勒,在美國《新聞週刊》寫的一篇名為「別再假裝了,沒什麼是錯的」文章就告誡,男人常將內心沮喪化成病態的行為,尋求解脫而不是尋求協助,例如酗酒、藥物濫用等。


發表在《美國公共衛生期刊》的調查報告也指出,30項有害健康的危險行為,例如吸菸、酗酒、藥物濫用等等,男人也都比女人多。


「男人」一詞,本身就是危險因子。


拆解堅強症候群第一招,就是正視身體的呼喚。


症候二:不要拜把,只要紅粉知己
「女人是男人唯一的救贖,」身為男人的王雅各教授直截了當地表示,每個男人最好的朋友一定是個女人,不一定是母親、老婆或是女友,但總之肯定是個女人。


男人可以在一個女人面前抱頭痛哭,不是因為信任,而是因為女人不會跟他「競爭」,王雅各直接道出男人在建立友誼方面,棄同性就異性的主要原因。


從小男人便不斷地與同儕爭地位、爭權力、爭排名。


競爭,阻礙男人與男人間付出真感情交朋友。


旅日作家劉黎兒曾為文談到「男人尺寸」,點出男人除了在意性器的尺寸外,男人也愛處處比較車子、辦公室,甚至上司、公司組織、住家、人際關係等各種「尺寸」。


「男人間比較像是結盟的關係,雖會互相支援,分享興趣或一起活動,但彼此總是謹慎提防,」美國杜蘭大學心理學家坎蓓爾將她對男人的觀察寫在《新聞週刊》。


有戒心就難以交心,男人認為,誰先掏心剖肺,誰先輸了戰局。


「男人沒有朋友似乎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


《男人的面具》另一個作者蔡元雲說,每個男人的內心都裝載了不願告人的秘密。


但事實卻是,蔡元雲從長期在香港擔任輔導,帶領男性成長小組的經驗中聽到,很多男人心底發出亟需朋友的呼聲。


男人需要能傾訴秘密的朋友,這是堅強症候群的另一帖解藥。


症候三:男子有話不輕談
不說話,他就是不說話!男人的沈默大概是堅強症候群中最令女人跳腳的毛病。


「男人基本上是不講話的。雖然骨子裡男人也是悶騷的,」精神科醫師也是作家王浩威在《台灣查甫人》的前頭就寫著「男人有話不輕談」的標題。


他認為「有淚不輕彈」與「有話不輕談」,都當做是男人對自己感情支出很節儉,深怕感情存款破產,自己的能力全失,無以為繼。


男人認為,暴露內心世界,無異毀損男子氣慨。


因為通過成年禮後,男人應要無畏、無懼,自己的感覺則盡量視而不見。


男人會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的理想、工作、嗜好,但絕口不提自己和別人的喜怒哀樂。


「如果把目光對準內心世界,男人會失去溝通交流的能力,」曾在德國漢堡大學擔任英語文學教授的史汪尼茲,在《男人是不完美的女人》書中,對男人的沉默有精闢而幽默的分析。


男人不像女人,「充分享受內心世界的風雲變化,經常對自己的感情發布天氣預報,或者對過去的災難進行報導。」 史汪尼茲說,女人知道除了外在世界,還有一個需要去感受的內心世界。


女人經常與各種不同的感覺接觸,也願意讓別人參加她的內心世界。


因為,男人希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中,因此重視有標準可衡量、有清楚界限且有秩序的外在世界,例如工作、業餘愛好、創作等等。


男人害怕面對內在世界,不考慮感受,不歸類自己的情感,因為內在世界沒有標準、界限,難以捉摸。


為了避免危險,男人情願漠視內心世界的存在。


女人失戀了會去旅行,會參加心靈成長課程,但男人覺得這是神經病,他們只會拿起公司的磁卡,一頭栽進工作。


男人沒興趣對感情做形而上的分析,作家王文華在轟動武林的「好男人都死到哪裡去了?」文中寫道。


解決此項干擾男女堅定症候群的方法是,雙方謹記史汪尼茲的忠言──如果說男人喜歡欣賞裸體的女人,那麼女人則喜歡參觀男人赤裸的心靈。


症候四:感情放在冷凍庫
很多女人都發現,男人容易得感情失憶症,熱戀第一波結束後,男人就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王子變回青蛙,啵一聲,跳回自己的池塘中。


「男人為愛情而改變的程度愈大,恢復本性的幅度就愈驚人。」筆鋒戲謔詼諧的史汪尼茲形容,男人為愛情改變的曲線,就像是性愛的興奮曲線,時間不會持續太久。


其實,不只和女人,男人也拙於建立各種人際關係。


他們可能與情人冷戰、與家人無話可說,甚至暴力相向。


而男人的聚焦也總是在物質與理念,例如頂級音響、尖端電腦、名貴轎車等等,而不是在「人」,在香港有多年輔導男人經驗的區祥江說。


不過,這絕非男人所願。被視為黃金單身漢的作家王文華,就在《寶貝只剩下我和你》中處處吐露自己的寂寞。


他渴望與別人有聯繫,一起在星期六的下午做些芝麻綠豆大的事情。


甚至,曾因為到家中配線的工人,誤會他與女設計師是一對,說出「你們」而暗自竊喜。


王文華的喜悅不是因愛慕女設計師,而是渴望能像樓下的夫婦朋友般常說「我們」。


「男孩渴望感情的連結,但是他們並未有太多機會練習,」美國兩位兒童心理學家金德倫和湯普森在《該隱的封印》書中,為男孩在成長過程,接受錯誤的教養而喉舌。


男孩蛻變成男人的過程,很少經驗到「如何表達情感」。


男孩不懂什麼是親密關係,也不知如何閱讀他人,因而難以發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男孩不知女人釋放的訊息,他們不了解女孩想什麼、要什麼,只好籠統說句「喔,女人心海底針」,就寬恕了自己的不願再明究理。


「男人一生中唯一迷惑的兩件事是:為什麼女人要想這些有的沒有的,以及,『Pitera』到底是什麼東西?」王文華的文章寫出男人的對女人的不解。(Pitera是保養品成分)

金德倫和湯普森說,男孩要不就以性關係取代親密關係,要不乾脆就放棄說「喔,這真的是太複雜了,我們還是去打籃球算了!」 堅強症候群根治處方之四,學學王文華的誠實,說說「我們」,讓「我們」把冰凍的感情融化,像一股暖流滑過你的胸膛。


症候五:不願說再見
對男人而言,建立一段關係實屬不易,不管好壞,要宣告結束更是困難。


男人比女人怕離婚。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彭懷真發現,即使男人口口聲聲說婚姻是個枷鎖、是共產主義,但瀟灑簽字的通常是女人,男人反而猶豫不決。


類似的現象,日本的醫師作家渡邊淳一也發現,男女朋友若要分手,通常女人會把話說得斬釘截鐵,但男人總是舉棋不定,要不就是希望用漸漸冷淡的方式,讓女人自己知難而退。


離婚也好,分手也好,對男人自己而言,都是失敗、丟臉的象徵。


彭懷真說,男人甚至愛面子勝於愛妻子,因此常忽略妻子的感受。


即使離婚後明明痛苦,也要在人前佯裝快樂、沒什麼大不了的。


渡邊淳一也說,男人不願提分手,可能是怕傷害女人,但更深層地看是,不願背負拋棄的罪名。男人希望女人自己受不了,跑來跟他說分手,那他就脫罪了。


其實男人比女人更依賴伴侶,只是面子問題強佔在心裡。


失去配偶的殺傷力,對男人也比對女人強。


國外曾有一項追蹤12500對夫妻的研究發現,30%的男性在喪偶之後一年內去世,而女性卻只有15%。


堅強症候群最後一劑處方,不要否認你需要她吧,好好經營關係,不要等她來把你fire。


寫到此,我感覺自己像是朱德庸筆下,那個長髮遮掉半邊臉,成天把「男人啊,……」掛在嘴上的澀女郎。


但畢竟我還是住在金星的女人,只好問男同事,想尋求屬於火星男人的意見,但他始終意興闌珊,還告訴我這個題目「都是你們女人自己想的。」


直到有天我提醒他,女人看男人是「怪物」,他終於有反應,並且高分貝地抗議:「喂!你不知道男人的臉皮像蛋捲皮一樣薄嗎?」


好吧,這就是我的目的,他送了我一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