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亂亂買~立體紙捲卡飾 Quilling & Paper Filigree

2009072623:40

 

這一幅釋迦摩尼的紙捲畫   我覺得是最漂亮  最傳神的    頭上的黑色區塊也適用小紙捲拼貼而成的     真的很美


兩個穿國服的女子


小牧童

 

穿著國服划船的女子
近拍細節的部份

 


農人擔著扁擔



兩個穿國服的女子走進古厝中

 


海豚小卡片



公雞小卡片

處女座的卡片


'兩個騎單車的女子

 

之所以會知道有這個立體紙捲畫都是因為在南向跫音中的格子有看到

當時並不覺得特別美   或是很特殊  

但是當我看到實品之後   就覺得非買不可    因為真的是太棒的工藝了

很有特色的工藝品    而呈現出來的圖案又是越南當地的風俗民情    買這個當作紀念品再好也不過了

我買了幾幅   最貴的就是釋迦摩尼的那幅   要180000盾(約台幣380)

其他的都是120000(約台幣253)    小卡片一張是30000盾(約台幣63)

我並沒有刻意去找    就剛好在胡志明郵政局裡面就有在賣    其他地方好像沒看到

不過雖然買很多幅    但是還是不能減價    不二價的啦

喜歡比較重要啦     所以還是買了

 

 

延伸閱讀 南向跫音  他寫的很詳細   下面的文章也是從他那邊貼過來的   大家可以去她那邊看看

所謂立體紙捲,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將細長的小紙片拿來捲、捏、折、皺、彎、搓、捻、挑,模仿花、葉、羽毛、動物等造型,透過紙張的邊緣呈現出類似浮雕的紋路效果,可以用在木板、布料、書本、結婚賀卡、新生兒卡、問候卡、剪貼簿、櫥櫃、杯墊、紙牌、包包、燭臺、家具、畫框、提籃、盒子、缸甕、茶葉罐、盾型紋章、家族徽章等裝飾上。立體紙捲包含十幾種以上的捲法,互相搭配變化,交織成一幅美麗的圖案。

 

廣泛的紙藝技術,最早應可以追溯到西元二世紀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紙的年代(西元105年),隨後中國人發展出紙雕、剪紙等民間藝術,而西洋人則出現了立體紙捲的宗教藝術。16、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修道院、教堂、聖所被視為是知識的守護者,因此保存、複製、發揚古老的手抄本聖經就是每個修女修士最重要的工作。這些神職人員(特別在法國與義大利)長年與紙本書朝夕相處,逐漸發展出立體紙捲這種技藝,然後運用在聖物箱、壁龕、聖畫等宗教性的裝飾中。據說現今在梵蒂岡的教堂或其他歐洲歷史悠久的修道院裡,仍可以找到這些宗教紙捲的蹤跡。

 

到了17、18世紀,立體紙捲逐漸脫離了宗教範疇,成為貴族、皇室以及富人的休閒嗜好與女性藝能。當時紙捲已經成為歐洲名媛淑女的日常活動,特別在英國,許多貴族女校都有教授這種課程。紙捲訓練她們的耐心,陶冶她們的審美觀,而且從事紙捲不會消耗她們過多的體力,也符合她們優雅的生活舉止與教養風範。英皇喬治三世(George III,1738-1820)的女兒伊麗莎白公主(Princess Elizabeth,1770-1840)就熱衷此道。1791年伊麗莎白公主特別訂購了14盎司的紙材以及1盎司的金紙,用來製作一個附有鎖鑰的紙捲寶盒。18世紀之後,立體紙捲也傳到了當時英國的屬地,美國,在此之前歐洲都稱立體紙捲為Paper Filigree,但據說傳到新大陸以後,因為那裡的女孩使用鵝毛管甚至刺蝟的刺來捲紙,因此改稱為Quilling。到了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1837-1901),上流階層的年輕女孩通常只能在等待社交舞會以及期望締結良緣中度日,許多無聊苦悶的時候她們就靠立體紙捲來打發時間。英國著名的女作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在1811年出版的《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一書中就提到,當艾蓮諾(Eleanor Dashwood)好意幫忙正在製作提籃的露西(Lucy Steele)捲紙時,殊不知這位心機超重的史提爾小姐其實早已跟她的意中人愛德華(Edward Ferrar)有秘密婚約。另外英國的博朗特三姐妹(The Bronte Sisters)也都是紙捲的愛好者,大姐夏綠蒂.博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就是小說《簡愛》(Jane Eyre)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