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也該擁有好人生;別懲罰對你好的人

2008060623:41

 

接受別人善意的付出,應該心懷感激。沒錯,道理應是如此;但是,潛意識裡我們卻常常做出相

反的行為,也許還算不上恩將仇報,對彼此的傷害與破壞,卻具有同等的威力。特別是對於關係

愈親密的人,愈不會手軟。這究竟是 什麼原因呢?

以下一個朋友經歷的實例。可以讓我們抽絲剝繭,並作為借鏡。

偉民的媽媽已經七十幾歲了。眼睛看不清楚,手腳也使不上力。但因為個性的關係,仍選擇獨居

在郊區。不論工作多麼忙碌,除了每天打電話關心,偉民每個星期都會回去探望她一。兩次。

這天,偉民剛停好車,就聞到屋裡傳出了魯肉的香味,偉民生裡的反應明明是口水直流,心理的

反應卻是怒火中燒。他衝進屋裡,質問媽媽:「妳在幹嘛?」媽媽說:「下個星期就是你的生日

了。我到市場選了很好的豬腳,要燉給你吃!」

偉民看到餐桌上擺著熱騰騰的紅燒豬腳,還冒著香噴噴的煙。口舌卻不聽使喚地對著媽媽叨唸:

「我根本不愛吃這些東西,油膩膩的。妳是怎麼了?事先都不跟我商量,一個人在家裡亂搞.萬

一跌倒了、燙到了,怎麼辦?如果妳愛吃豬腳,我買現成的回來給妳吃就好。幹嘛要自己弄?」

年邁的母親愣在一旁,儘管乾澀的雙跟已經無法很快分泌淚水,卻還是無法遏止傷心在她的眼眶

裡打轉。她並不期待兒子說出什麼感動或感激的話,但至少想看看兒子開開心心舉箸、大快朵頤

吞嚥的表情。如今:只剩下挑剔和責怪,她怎能不難過?

回程路上。偉民打電話給我。說他很難過。其實饑腸轆轆的他。很渴望吃光那一大碗公的豬腳,

也很想對媽媽說「謝謝」,但他很心疼媽媽花費那麼多工夫。如果不嚴厲地加以制止。他擔心將

來還曾繼續發生同樣的狀況。他寧願這輩子都不要吃豬腳,也不捨得媽媽這麼辛苦…

我很能瞭解偉民的心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這樣的事,因為心疼對方的付出。故意狠心不肯

接受他的好意,還落井下石地嚴加批評。就是想嚇退對方,讓他永遠別再這麼敞。

這個方法,也許有效,但是對彼此的關係,卻造成很大的傷害。雖然邏輯上沒錯.我們卻往往忽

略了自己內心底層的另一種聲音:不願承擔別人付出的好意,是因為怕自己報答不起。所以故意

貶低他的價值,嚴厲地拒絕接受。摧毀對方的善意.其實就是在否定自己,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值

得時,才會拐個彎希望對方別這麼做。

下次如果碰到類似的狀況,可以換個方式處理: 先真誠地表達感激,並鼓勵自己承擔這份好意,

然後明確地說出希望對方不要這麼做的原因。這樣或許無法制止對方用同樣的方式繼續付出。但

至少雙方都能在「歡喜做,甘願受」的前提下互動交流。讓敏感而體貼的心,只有感恩,沒有怨

悔。